日本东京地方检察厅特搜部等已收到神钢方面自愿提交的部分有关的资料。日本共同社指出,“使日本厂商丧失信赖感的问题已发展为刑事案件。”目前,该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过程中。
2018年3月6日,日本钢铁行业三强之一的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在网站上公布了由律师组成的外部调查委员会,针对其铝铜钢铁等产品规格数据造假案件的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数据造假波及到的国内外第一供应链客户数多达688家,而造假产品流向的第二、三供应链客户数则超过了6100家,范围之广令人震惊。
此外,调查还指出,已离职的2名公司董事执行官在就任公司官员前就直接参与造假事件,但就任公司官员后未向董事会报告,也未中止或改善造假行为;仍在职的公司执行官中,有3名知晓造假,其中2名未向自己的上司报告,另一名虽指示要改善生产流程,但只是停留在逐步停止不符合规格的产品生产或发货等步骤上。
目前,神户制钢会长兼社长,负责铝铜事业部门的副社长以及与此关联的2名常务执行官已经引咎辞职或被直接罢免,包括公司执行官和旗下集团公司首脑在内的数十名高级管理层干部则受到了削职减薪等处分。
2018年1月25日,日本国土交通省网站上公布了一项通知。通知表示,本田汽车、三菱汽车、大发工业、五十铃汽车四家汽车制造商,因生产的7件产品存在停车时制动系统失灵、重要零部件遇高温冒烟等问题,必须在官网上发出召回产品的告示。
此外,三菱汽车和铃木汽车、日产和斯巴鲁作为两组“日本制造”的代表性企业,因另类技术问题或管理人才短缺问题,出现了轻视甚至无视法令规定的现象。
前两者违反法定汽车排气和燃料费的测试方式,后两者则雇佣了无资格的辅助检查员和作业人员,来替代法令规定的需经过专业培训的正规检查员,来做汽车出厂前的质量检查工作。
再往前看,2018年1月5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官网上发布了,要求日本高田株式会社召回其生产的安全气囊的公告。
高田株式会社总部在东京都品川区,在全球20个国家拥有56个生产基地和约46000名员工,主要制造汽车气囊、安全带、方向盘、儿童安全椅以及其他非汽车类安全产品和传感器等电子科技类产品。仅2014年,该公司生产的气囊产品就占全球市场占有率的22%,位居世界第2。不过高田株式会社已于2017年6月申请了破产保护。
NHTSA要求召回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田株式会社生产的气囊(以下简称“高田气囊”),在10年的时间内已造成100多人受伤或死亡。2009年5月16日,美国一位18岁的女孩儿埃希利·帕海姆开着一辆2000年生产的本田雅阁去接放学的弟弟,在学校的停车场与另一辆车相撞。不幸的是,车内的高田气囊展开后,弹出了一个金属片,划破了埃希利颈动脉,最后导致她因失血过多而亡。这是高田气囊发生的第一起致死案,即使在日本本土,高田气囊也引发了多起负伤和火灾事故。
NHTSA在公告中表示,高田气囊“有可能导致严重伤亡事故,在美国已涉及到了3700万台车辆,数量共达5000万个。而需在2019年12月前召回调换的总数量,今后会促进扩大到6500-7000万个”。而放眼全球,高田气囊的销售数量初步估计已达1亿个。
目前,按NHTSA要求,丰田、本田、日产、斯巴鲁、松田、三菱汽车等6家日本车企,也需对他们在美国销售的使用了高田气囊的330万辆汽车(2009年21州/80万辆;2010年21州/150万辆;2013年9州/100万辆)进行全数召回。
上述代表性案例1的神户制钢是一家创业于1905年,成立于1911年的百年制钢老企业。神户制钢2016财年的销售额达到1.7兆日元,在日本钢铁类企业中排名第3,但2015-2016两财年的净利润额则连续亏损215-230亿日元,位于50家同行业中的末端。神户制钢在其财务聚焦栏中还写到,2016财年产品规格数据造假的铝铜事业部门、钢铁事业部门和他的下属企业处于较大的利润亏损状态。
神户制钢有组织的数据篡改行为,由其董事和执行官等来掌控,目的是通过产品规格“提级”造假,使某些部门尽快摆脱经营亏损状态。分析的人表示,神户制钢的众多组织体系可以为“利”而放弃“义”,已陷入管控陷阱,从顶层管理到作假现场,管控覆盖漏洞百出。
按日本法令规定,汽车在出厂前的最终质量检验岗位,需要由正规车检人员担任并进行质检等,代表性案例2中的日产和斯巴鲁,因“有资格人员”配置不足,就聘用了无资格辅助人员或作业人员顶替检验。更甚者,面对来现场实地调查的政府官员,工段长、股长,他们竟采取隐瞒谎报的手段来应对。
众多群体性制造企业的质量上的问题,不能离开一种叫“特别采用”( 简称“特采”)的行业习惯。自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制造业开始都会存在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情况,被判定为不合格(或叫“不合规格”)的产品,在经过司内再次审议或与客户协商达成可使用认知协议后,就能够继续原样使用或带条件使用。
当然,新闻媒体报道的问题产品都是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将不合格或不合规格的产品数据篡改成合格产品、或合符规格的产品后出厂。但“特采”的影响仍不可小觑。
某公司领导人在事发后对媒体说,企业上中下各层的当事人对这类违反日本工业标准化法-JIS法和契约规定的行为,毫无愧疚之感,事发后各层当事人也为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互相包庇。虽然企业设有举报系统,但这类企业文化使举报系统形同虚设。
三菱汽车、日产和斯巴鲁三家公司都有长达20-30年的违反法令历史,从2018年2月1日神户制钢公布的一次自身调查的最终结果来看,该公司的部分用户已“被提供”和“被使用”数据造假的产品长达10年以上。
这类丑闻事件之所以到这两年才被群体性、批量性地揭发披露,甚至大量使用方见到新闻媒体报道后才发现种种数据问题,说明供需双方在之前均对日本大企业充满“性善说”质量体系神话深信不疑,并因此产生无防备的信赖。
政府基于相信“性善说”的质量体系神线年的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并未重视起来。诸如汽车上市前的各类质量数据的审查审批程序只需车企书面申报便可通过,因而未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阻止问题的发生,这表明国家的监管也出现了漏洞。
神户制钢的强势地位在于其全球客户数庞大,这这中间还包括日本自卫队的军事装备及其制造商、东京电力福岛第2核电站用的管道、东京地铁/阪急电铁/西武铁道等含新干线在内的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制造铁路车辆的日立、以及诸多汽车制造商等,除此以外还有国际供应链上的著名客户,如美国波音、欧洲空客等飞机制造商,通用、戴姆勒、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等。
之前的调查也显示,其数据造假波及到的国内外第一供应链客户数多达688家,而造假产品流向的第二、三供应链客户数则超过了6100家,范围之广令人震惊。
高田的强势地位也很显著,这导致其自身十分傲慢,并亲手推动“高田气囊”事件影响扩大。
据2017年8月日本参议院关于“高田气囊”事件的官方文件报告表示,该质量上的问题之所以扩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原因有以下3大项:
该公司对美国当局要求提供事故原因的关键信息采取非合作态度,而且不承认长期以来提供的气囊有缺陷,直至倒闭前也未能拿出替代缺陷气囊的新安全技术;
创业家族总揽经营大权,高田在破产前虽是东京证券交易所一板市场的上市企业,但公司内没有现代化企业能提反对性建设意见的氛围,经营者又缺乏当事人意识,与车企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导致事态扩大;
日本制造业在全球的强势地位,很难被其他几个国家的企业轻易替换,这也导致了日企多款产品质量松懈,乃至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
对于神户钢铁来说,它面临的是政府的罚款和合作企业的索赔,以及品牌影响力的严重下挫;对于高田来说,它已申请破产,往昔荣耀尽褪。这些无疑重创了令日本引以为傲的制造业信誉,引发对“日本制造”普遍性的质量信任危机。
但这些负面的质量事件,最终都将直指日本的国家信誉,并在宏观层面上进一步打击日本的经济和国际地位。
目前由单个国家企业独大或主导的产品体系,易使国际供应链系统因对其过度依赖而具有脆弱性。一旦该企业出现问题,整个国际产业链即会发生部分坍塌,进而影响到全球数百家企业构成的整条产品供应链。
据NHTSA表示,高田气囊召回案是美国历史上顶级规模最复杂的召回事件之一。澳大利亚政府于2018年2月强制要求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召回安装了高田气囊的汽车,共计约230万辆,也是澳大利亚迄今顶级规模的汽车召回行动。这直接影响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单从美国《财富》杂志在2106年公布的中美日“财富世界500强”数量变化趋势折线图中就可窥一二,与日本的下降趋势相对应的,是中国的稳步上升。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7年11月21日,中国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设在美国密西根州的100%子公司-Key Safety Systems (KSS)与高田同时宣布,双方于同日签署了“最终资产购买转让协议”。KSS用15.88亿美元,约合1750亿日元收购高田在全球(包括日本)除了气囊制造相关业务以外的主要资产,为高田的全球员工继续提供工作岗位。今后,高田会在KSS分布于4大陆14个国家32个设施机构的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网中重生。
宁波均胜电子旗下拥有百年历史的Key Safety Systems公司的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示意图
可以说,中国企业的子公司获得了高田的全部制造、研发能力,当然,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也会很多,中国仍要一直汲取教训,避免走高田的老路。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以此为戒,严于律己,逐渐完备自己的产品,以期迈向全球供应链的中高端。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2017年的经济情况。在827122亿元的GDP里面,制造业为242707亿元,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也是维系着中国发展发展的命脉产业,占中国经济比例为29.34%。
回到本文开头,日本制造业发生的质量案件能使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信誉扫地,我们由此能够得知,道德标准高,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企业与国内、国际社会共生共荣的需要。
扫码关注我们